壽桃由來
壽桃是漢族神話中可使人延年益壽的桃子“太平禦覽”卷九六七引漢東方朔“神異經”:“東北有樹焉,高五十丈,其葉長八尺,廣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徑三尺二寸,小狹核,食之令人知壽“。 壽桃也指祝壽所用的桃
壽桃是漢族神話中可使人延年益壽的桃子“太平禦覽”卷九六七引漢東方朔“神異經”:“東北有樹焉,高五十丈,其葉長八尺,廣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徑三尺二寸,小狹核,食之令人知壽“。 壽桃也指祝壽所用的桃
女兒被的由來 早期民間入殮時,先在棺內墊以草木灰,上鋪麻(叫等身麻),由兒子將褥子(又叫「鋪寒」)鋪入棺底,接著舉屍入棺,由長子為死者淨面,剪斷束手腳之麻縷,四周墊實,遺體放周正,再由【女兒蓋好被子】,這就是所謂的「兒鋪女蓋」。 媽媽往生時,此時娘家舅舅(媽媽兄弟)來臨,子女也必需回贈被子,表示由舅舅帶回娘家,代為出嫁女兒應盡「兒鋪女蓋」之責。
四世先祖之稱謂,「高祖考、妣」;「曾祖考、妣」;「祖考、妣」;「考、妣」,現今之稱謂,均加一「顯」字於其上,如顯考、顯妣、顯祖考、顯祖妣、顯曾祖考、顯曾祖妣、顯高祖考、顯高祖妣,用「顯」字是尊稱,但有條件的 ;一、當官而受封贈者。二、要有三代以上同堂者壽終。三、要活過一甲子以上者壽終(六十歲以上)。六十歲以上可稱「壽」,用於歲數時可用「享壽」,如「享壽八十有齡」(即八十歲)、「享壽七十有九」(即七十九歲);未滿六十歲時稱「未壽」,用於歲數時可用「享年」,如「享年五十二歲」;年齡更輕者只能用「得年」、「行年」,如「得年二十一歲」;未成年者可用「年僅十六歲」。四、父母壽終時而祖父母健在,絕不可稱「顯考」、「顯妣」,應該稱「先考」、「先妣」。古代的死亡依身分及階級有所不同。禮記曰:「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ㄏㄨㄥ),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在床曰尸(ㄕ),在棺曰柩(ㄐㄧㄡ)。」。現在除了總統逝世,還稱為「崩」之外,其他官員與一般百姓死亡,均稱為逝世或卒(ㄗㄨ)。 參考資料:董思偉老師 講義
死亡的代稱: 一般用: 夭 折 卒 沒 殞 殤 徂 終 逝 下世 亡故 大去 升天 夭亡 夭折 作古 去世 即世 沒世 見背 物故 長眠 長逝 故世 冥冥 徂落 逝世 就木 凋謝 溘謝 過世 壽終 謝世 辭世 走了 翹辮子 一命嗚呼 溘然長辭 與世長辭 撒手人寰 嗚呼哀哉 皇帝、 國 君、諸侯等(或有地位)者用: 薨 崩 大行 駕崩 崩徂 不祿 不諱 千秋後 不可諱 捐賓客 捐館舍 謝賓客 道教、佛教用: 上仙 仙逝 仙遊 成仙 羽化 登仙 歸天 歸西 歸道山 騎鶴歸西 駕返瑤池 入寂 入滅 坐化 物化 涅盤 物化 圓寂 滅度 遷化 歸真 歸寂 轉世 基督教用: 歸天家 見主面 息勞歸主 安息主懷 蒙主寵召
民間有生日吃壽麵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于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 《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越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 「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 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
葬文化中的重要祭品——罐頭塔。講到罐頭塔大家的腦海中可能都立刻浮現自己參加過的喪禮場景,或是電影《父後七日》的畫面。你可能從來都沒有想過為什麼喪禮要用罐頭塔,甚至可能不知道作為喪禮中祭品的罐頭塔其實是臺灣獨有的現象
今天要和大家聊得是參加他人葬禮的九大忌諱,其中有對人也有對事,都是老祖宗流傳千年的規矩。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的規矩已經沒有那麼繁雜了,信則有不信則無,感興趣的做個了解,,不感興趣的也權當看個傳說好了。 来源: 參加喪禮的必須了解的九大忌諱,牢記此可佑安康!
我喜歡的壽桃裡面是包綠豆沙覺得他吃起來就是跟一般的紅豆饅頭才會有差別 麵團打好以後我想到幾年前我回台灣時在媽媽生日當天,妹妹買了一顆大桃包小桃的超新奇壽桃,於是我也想來試試看,包好了以後發現放到電鍋裡面用高帽子鍋蓋很容易碰到水,在蒸的過程才開始補救,不幸外表因碰到水變成有點皺皺的,但是做法我想是成功的 雖然做法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但這個做法目前在網海裡卻沒有任何一份食譜.所以我將"母子壽桃(大壽桃)"列為私房食譜.需是joyce的好友及有密碼才可以進入看食譜. 綠豆沙做法請連結 綠豆沙做法 http://joyceliu9146.pixnet.net/blog/post/110648905-%E7%B6%A0%E8%B1%86%E6%B2%99%E5%81%9A%E6%B3%95 中筋麵粉500g+速發酵粉10g+泡打粉5g+鹽巴1g+糖60g ~~乾粉拌勻 加入牛奶約240g夏天用常溫冬天用溫的用牛奶的目的跟刈包一樣表皮需要雪白的顏色 攪拌一下加入橄欖油10g 攪拌成糰(三光即可) 鬆弛20分 做葉子的部分 中筋麵粉55g+糖4g+植物油4g+熱菠菜汁約30-35g 拌成糰~蓋布鬆弛 分割白麵糰.小的20顆.大的15顆 分別入壓麵機0-3(或用手擀) 麵皮需擀到光滑 放入綠豆沙@40g 已上圖的方式包~右邊先包 在包左邊成錐尖狀 收底並包緊 包法過程圖 在接縫處用麵刀或刀背加深紋路 做葉子的部分 綠麵糰分割與白麵糰同樣的數量 依上圖示~2邊搓尖~壓扁~用麵刀壓出葉子的形狀~中間捏緊 背面沾水 葉子中間位置與壽桃中間一樣貼上 整形完畢 ~~進行後發20-30分每個之間要留空間手摸柔軟有彈性即後發完成 水滾轉中火~~20分盡量別冒煙.否則容易變形.蒸好開點蓋約2-3分鐘 出爐 用櫻桃汁(紅色素)染色 用牙刷沾汁 用手指力量對著壽桃噴(小心噴的整桌) 完成 :)
如果你一直都想做各種麵點。 但是揉面對我是個硬傷。之前都是麵包機攪拌麵糰,可是每次量都很少,所以每次做面點我基本也是只能做少量,不能滿足大家庭需求。 不過現在好了,有了COUSS的CM-1200廚師機,解放雙手,一次攪拌大容量的麵糰已經不是問題了。 攪拌桶容量夠大,1200W強大功率,配合科學的攪拌設計, 打發是輕輕鬆鬆的完成。 壽桃包 材料:中筋麵粉1000克 牛奶520克 酵母10克 糖50克 輔料:豆沙餡 攪拌工具:COUSS CM-1200廚師機 做法: 1、麵粉倒入廚師機桶內 2、加入牛奶 3、放入糖 4、最後放酵母 5、將桶放入廚師機卡槽旋轉鎖定,並且安裝上攪拌頭 6、選用1檔和面成團 7、發酵2倍左右 8、取出排氣後要反覆揉至麵糰切面無氣孔(這步很重要,保證蒸好的面點表面光滑的竅門) 9、分割成75克左右 10、麵糰擀開包入豆沙餡 11、包緊收口朝下先整成圓形,然後在頂部弄出小角,接著在邊緣用刀背划上一刀形成桃子的摸樣 12、頂部用篩子撒少許的紅曲粉(其實也可以用紅曲水,然後用牙刷沾水彈在麵糰表面也成) 13、冷水上鍋靜置10分鐘左右 14、開火蒸10-15分鐘,關火燜片刻再享用就好 小叮嚀 一發麵團不要過度揉,成光潔麵糰就好 水和粉的比例基本控制在0.5:1比較適合 發酵後麵糰一定要揉到位,就是切面沒有氣孔最佳,這樣可以保證蒸好的面點表面光滑
做麵食要想外表光滑必須多揉,曾經問過朋友他說照著半小時揉,我這人沒耐心,所以經常是揉的不夠,今天這個壽桃也是表面不滿意,看來還是揉的不夠,還有就是牙刷太軟了,所以噴的色素不均勻,顆粒太大了,造型方面也是尖部不夠,我感覺做這個餡兒不能太大了,太大就容易變形,所以下次一定注意這一點。還有色素問題,大家都很反感色素我也一樣,但是沒有它又不像,所以吃的時候我將外皮撕掉吃的,吉慶日子圖個喜興嘿嘿。相信一回生二回熟,下次一定做更漂亮的壽桃,多練習幾次一定會更加滿意的。將來老人生日就能送上自己親手做的壽桃了,餡兒也是自己炒的豆沙,可以做到少糖少油,更加健康了。 主料:麵粉500g 輔料:酵母5g 自製豆沙適量 清水230g 食用色素少許 豆沙壽桃的做法 1.首先將500克麵粉230克清水5克酵母稱好放入廚師機內膽 2.用廚師機和面5分鐘,因為麵糰很硬,所以和的也許不夠滋潤,要用手按壓繼續完成,揉成團以後蓋濕布發酵。 3.用廚師機和面5分鐘,因為麵糰很硬,所以和的也許不夠滋潤,要用手按壓繼續完成,揉成團以後蓋濕布發酵。 4.大概一小時麵糰發酵好以後將麵糰使勁揉勻排氣。 5.再搓成長條。 6.切成小劑子 7.將每一個劑子使勁揉勻,多揉揉才好。 8.用擀麵棍擀成麵皮。 9.每一張麵皮包入自己炒的紅豆餡兒,包成包子狀,然後將褶子那面衝下搓圓,用筷子在一側按壓出桃子的模樣。 10.放入蒸鍋內二發20分鐘,開火加熱,水開後蒸25分鐘即可。 11.關火以後過2分鐘將壽桃取出,稍微晾涼以後用新牙刷蘸了色素,一手拿牙刷,一手拿筷子向上撥牙刷這樣色素就會噴在壽桃上了。 。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od/22eq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