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 貼文

苗栗殯葬園區有條件啟用 居民抗議促廢照
首頁>地方 苗栗殯葬園區有條件啟用 居民抗議促廢照 發稿時間:2017/11/27 16:56 最新更新:2017/11/27 17:15 字級: 火葬場滾出後龍自救會等民團27日號召民眾到苗栗縣政府前,舉標語、呼口號抗議縣府發給後龍鎮福祿壽殯葬園區使用執照。中央社記者管瑞平攝 106年11月27日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27日電)苗栗縣政府10月公告後龍鎮福祿壽殯葬園區「有條件」啟用,引發地方居民及環保團體質疑縣府有違法包庇廠商之嫌,且影響石虎生態環境爭議仍多,今天到縣府抗議,要求廢照。 「火葬場滾出後龍自救會」會長許金福、後龍鎮龍坑里長郭貴輝以及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苗栗縣海岸環境發展協會等約20名成員,今天在苗栗縣政府前廣場舉牌抗議,要求廢止福祿壽殯葬園區的使用執照,縣議員陳光軒也到場聲援,眾人在高呼口號、表達訴求後離去,過程平和。 郭貴輝指出,福祿壽殯葬園區4級坡以下面積僅17公頃,未達此案促參契約規定的20公頃,縣府卻准予分期開發,請廠商於後續第2期開發時,補進3.96公頃綠化土地,並於10月13日公告園區「有條件」啟用,有違反促參法之嫌。 郭貴輝說,福祿壽殯葬園區號稱東南亞最大,但包括與學校距離、開發範圍影響石虎棲地等爭議甚多,縣府不應草率發照,「如有合法疑慮的部分都採『有條件』通過,那還需要殯葬法規嗎?」質疑縣府包庇,讓廠商安全過關。 郭貴輝等人主張縣府應立即廢止使用執照,先前所做環評也應屬無效,要求待程序完備後,才能允許廠商營業,否則不排除發動環評無效之訴,並控告縣府相關人員行政怠惰疏失。 苗栗縣民政處生命事業科科長竺學致指出,園區分2期開發,第1期主要殯葬設施於民國105年9月取得使用執照,經內政部函示得依計畫內容分期申請啟用,業者申請啟用時,也檢送第2期綠化土地清冊、租地契約、法院公證書等,整體開發面積符合4級坡以下面積達20公頃規定,也符合促參契約規範。 縣府也發出聲明強調,福祿壽殯葬園區送審同時,縣內各公私立納骨塔也同時送件啟用,審查標準一致,並未獨厚任何特定業者。此案除經苗栗縣議會成立專案調查小組審視,針對園區環境影響爭議,最高行政法院105年7月也判決縣府勝訴,各項申請流程皆符合公開、透明,一切依法行政絕無不法。1061127 火葬場滾出後龍自救會等民團27日到苗栗縣政府前抗議政府發給後龍鎮福祿壽殯葬園區使用執照,龍坑里里長郭貴輝(前左)代表發言,表達訴求。中央社記者管瑞平攝 106年11月27日 苗栗縣福祿壽殯葬園區「有條件」啟用,抗議風波不斷,縣府民政處生命事業科科長竺學致(圖)27日表示,各項流程皆符合公開、透明,一切依法行政。中央社記者管瑞平攝 106年11月27日 資料來源:中央社 閱讀更多

除了白鴨別亂撿!這些東西撿回家如同「安娜貝爾」-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除了白鴨別亂撿!這些東西撿回家如同「安娜貝爾」 路上除了紅包不能亂撿,還有許多東西也有禁忌。圖為電影安娜貝爾。(擷取自YouTube) 2017年12月08日 18:16 中時電子報 尉遲佩玉 新北市中和捷運站附近出現用紙箱裝的白鴨,疑似是法會後被放生的鴨子,依據台灣習俗,把這種祭棺「帶路鴨」帶回家,可能會招來煞氣。命理師黃逢逸表示,除了白鴨不能亂撿,路上還有許多看起來正常的東西其實都大有玄機,民眾還以為自己撿到寶,其實這些東西撿回家可能跟「安娜貝爾」一樣恐怖! 黃逢逸指出,包括有臉、有手腳的娃娃,如同喪禮中使用的金童玉女,在命理學上「有形就有物」,因此這種類似人偶的東西,容易吸引陰氣入侵,就像電影會用鬼娃恰吉、安娜貝爾一樣,容易跟鬼魂牽上關係。 另外,除了大家比較知道的紅包不能亂撿,路上如果出現兩枚銅板,尤其是用布袋裝的,也可能是辦完喪事後用來擲筊的,代表斷尾;其他還有包括黃絲帶、麻布、不織布…等,都可能是喪事戴孝掉下來或被丟棄的東西。 黃逢逸形容,曾經看過被煞氣入侵的人,出現反覆發燒、類似感冒,但實際上又沒有感冒的中邪症狀,而鴨代表陽剛,所以被法會中用來擋煞氣,其他喪事使用過的物品,或類似的形體如娃娃,就像一個載體,最好用過就丟,如同不要找同一家葬儀社辦兩次喪事以上一樣的道理,象徵壞事不要接二連三。 (資料轉載中時電子報) 閱讀更多
女兒被的由來
女兒被的由來 早期民間入殮時,先在棺內墊以草木灰,上鋪麻(叫等身麻),由兒子將褥子(又叫「鋪寒」)鋪入棺底,接著舉屍入棺,由長子為死者淨面,剪斷束手腳之麻縷,四周墊實,遺體放周正,再由【女兒蓋好被子】,這就是所謂的「兒鋪女蓋」。 媽媽往生時,此時娘家舅舅(媽媽兄弟)來臨,子女也必需回贈被子,表示由舅舅帶回娘家,代為出嫁女兒應盡「兒鋪女蓋」之責。 閱讀更多

宜縣推綠色殯葬 鼓勵使用電子輓聯
宜縣推綠色殯葬 鼓勵使用電子輓聯 記者李清貴/宜蘭報導2017/03/28 20:08 傳統輓聯容易造成環境汙染宜蘭縣推「電子輓聯」。(圖/記者李清貴攝,2017.3.28) 有感於傳統紙張或布材的輓聯容易造成環境汙染,使用之後隨意丟棄,對亡者與贈送者也有所不敬,為此,宜蘭縣政府打算推「電子輓聯」,民政處長邵治綺今(28)日就利用擴大縣務會議的機會,說明縣府推動「綠色殯葬」的方式與期程,邵治綺表示,今年5、6月會將「電子輓聯」設備撥發到各鄉鎮市公所供民眾免費借用,也希望鄉鎮市長協調村里鄰長加強宣導告別式使用「電子輓聯」。 邵治綺在簡報當中指出,以104年宜蘭縣的告別式為例,在住家舉行的告別式有2100場,以每一場15幅輓聯計算,一年要用上3萬1500幅輓聯,以每幅80元計,一年得花上252萬。邵治綺說,錢還不是主要問題,最讓人詬病是,告別式結束之後,那些輓聯被隨意丟棄,由於輓聯上有往生者的名字,也有贈送輓聯的民代及政府官員或企業老闆的名字,如此被隨意棄置,無論對亡者或生者都是不敬的行為。 邵治綺表示,為了改變這種喪葬文化與習慣,宜蘭縣政府從100年7月率全國之先在福園試辦「電子輓聯」,之後羅東壽園也跟進。104年12月內政部要求全國公立殯儀館禮廳加裝投影播放設備。而105年5月宜蘭縣議會決議請縣府擴大推動「電子輓聯」,議會將不主動送傳統輓聯。不過,到了今年1月,或許是有民眾反映,縣議會恢復全面發送傳統輓聯,並要求縣府普及借用設備及公告禁用傳統輓聯。而縣府於今年1月開始向有需要輓聯的民眾說明可「免費借用電子設備(即電子輓聯使用設備)」,而部分鄉鎮公所也開始採不主動提供輓聯。 邵治綺最後表示,縣府將於今年5、6月將「電子輓聯」設備撥發到各鄉鎮市公所,而撥發的數量是依據各鄉鎮市105年死亡百分比計算,除南澳、大同兩個原住民鄉各兩個「電子輓聯」設備之外,其餘鄉鎮市則各撥補8台「電子輓聯」設備供民眾免費借用,並請鄉鎮市公所協調村里鄰長加強宣導告別式使用「電子輓聯」。 傳統輓聯容易造成環境汙染宜蘭縣推「電子輓聯」 閱讀更多
捐錢買米助人7年 林邊暖警大師兄: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捐錢買米助人7年 林邊暖警大師兄: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捐錢買米助人7年 林邊暖警大師兄: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最夯】每周五晚間9點 聲林之王2全球首播 ▲屏東縣東港警分局林邊分駐所林順興,從警20多年,看盡社會各個角落的人生冷暖,自掏腰包捐錢買米助人 。(圖/記者陳崑福翻攝) 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 屏東縣東港警分局林邊分駐所林順興,從警20多年,看盡社會各個角落的人生冷暖,7年前起自掏腰包捐錢買米助人,同仁都稱他作「師兄」,「今天不做公益,明天會後悔」,日前利用勤區查察勤務機會發現葉姓婦人需要救助,與同事劉智佳號召轄內村長及熱心慈善團體集結大家力量捐助,讓她度過難關,讓她很感動。 林邊分駐所警員林順興,長年茹素,有顆悲天憫人的胸懷,同仁都稱他作「師兄」,從警20幾年管區生涯,讓他看盡社會各個角落的人生冷暖,7年前起自掏腰包捐錢贈米助弱勢,藉此拋磚引玉,獲得地方人士的迴響及稱讚。 他表示,「今天不做公益,明天會後悔,行善積德永遠不嫌晚,我相信善的循環。」,日前獲知轄內的葉姓婦人需要救助,立即與同仁劉智佳結合地方慈善團體给了幫忙。 警方說,住在林邊鄉的葉姓婦人,是內肢障人士,先生已過往,育有3女,她因身體關係,不容找工作,收入微薄,家庭支出又大,又逢小女兒需註冊缺註冊費,警方發現其家中狀況便立即著手為葉女士辦理「馬上關懷」急難救助通報。林順興及劉智佳二員,馬上聯繫轄內慈善團體並至葉女士家中關懷慰問及捐贈白米數包及生活物資進行捐助,讓她很感動。 原文網址: 捐錢買米助人7年 林邊暖警大師兄: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 ETtoday社會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1006/1551306.htm#ixzz62u6Je2gE Follow us: 閱讀更多
參加喪禮的必須了解的九大忌諱,牢記此可佑安康!
今天要和大家聊得是參加他人葬禮的九大忌諱,其中有對人也有對事,都是老祖宗流傳千年的規矩。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的規矩已經沒有那麼繁雜了,信則有不信則無,感興趣的做個了解,,不感興趣的也權當看個傳說好了。 来源: 參加喪禮的必須了解的九大忌諱,牢記此可佑安康! 閱讀更多
台灣葬禮流程
喪葬禮節流程 臨終>通知子孫>併廳、舖水舖>移舖>遮神>壽終正寢>辭神、舉哀>子孫變服>換枕、嘴含銀、蓋水被、供腳尾飯、燒腳尾紙、點腳尾燈>吊九條、守舖、報喪、買棺、看日、擇地>成服帶孝、辦理死亡登記、請僧道唸腳尾經>乞水沐浴、理容、張穿、套衫、抽壽、吃黑糖麵線>接棺磧棺、燒庫錢(還庫)、乞手尾錢、辭生(小殮)>佈置棺底、誦經做功德>大殮>封釘(封棺)>打桶(停柩)>併腳尾物、設靈桌靈堂、早晚捧飯>印製訃聞及寄送>做七(旬)>葬前準備工作、工作人員之分配、禮堂之佈置、物品之準備>出殯前日之法事>殯喪(出山)>轉柩(請棺)>壓棺位>告別儀式(家奠禮>公奠禮)>點釘、旋棺>啟靈>發引>送喪行列>辭客>安葬(祀后土>進壙‧窆>點主>祭墓)或(火葬>進納骨塔)>呼龍、撒五穀>旋墓>返主>接主安靈(入門前過火、吃甜豆、洗淨)>回食(請客)>巡山>完墳>守孝>做法事、做七日、百日、對年、三年>合爐>培墓>做新忌>清明掃墓>揀骨吉葬 閱讀更多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