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揚物流米塔升降罐頭塔專利權敬告函
針對市場上的升降罐頭塔(米塔)結構,本公司特此發布專利權敬告函,說明持有之「塔可伸縮之祭祀裝置」專利(M627140)的技術範圍與法律效力。
針對市場上的升降罐頭塔(米塔)結構,本公司特此發布專利權敬告函,說明持有之「塔可伸縮之祭祀裝置」專利(M627140)的技術範圍與法律效力。
1支1萬!台中角頭小弟父喪告別式 250支LED白米塔全捐出 LED平安米塔座夜間還會發光,周遭一片燈海。(民眾提供) 2021/10/20 15:01 〔記者許國楨/台中報導〕台中市1名角頭的張姓小弟父喪19日舉行告別式,除出殯時綿延上百公尺的黑頭車陣,就屬殯儀館周遭擺列的250支LED平安米塔座最引人注目,知情人士透露,若依禮儀業界每支起碼1萬元起跳行情來算,光親友送來的這些米塔座就超過250萬,這兩天白米已全數捐給相關慈善機構,希讓亡者遺愛人間。 昨天近中午時,台中市忠明南路、台灣大道路口出現有一列黑頭車的出殯車隊,綿延上百公尺,至少30台以上,大陣仗也引發民眾側目「是哪位大哥出殯?」經了解,原來是綽號「流氓國」的台中市角頭「德國」小弟「大支」父喪,為了風光送父親一程,才找來車隊送行,而警方也全程蒐證相關情資,並未發現逾矩情事。 儘管「德國」近年來已淡出江湖,且行事風格低調,但昨天告別式除出殯車隊,就屬殯儀館周遭擺列的250支LED平安米塔座最引人注目,尤其夜間還會發光,週遭一片燈海,更是令人驚呼連連。禮儀業界說,以往告別式現場,幾乎以罐頭塔,或是以蘭花等鮮花為主的羅馬柱為主,並在喪禮後交由喪家或委禮儀公司回收處理,送給需要的弱勢團體或民眾。 但因罐頭塔的飲料易因時間加以風吹日曬導致變質,且鮮花也容易枯萎凋零,考量到回收的實用及在不浪費物資前提下,因白米經過真空包裝,加上包覆在塔座後不易變質,這兩年告別式場才興起所謂「平安米」塔座或「米山」柱,經估算,250支LED平安米塔座,依業界每支起碼1萬元起跳行情來算,光親友送來的這些米塔座就超過250萬。 據了解,昨天告別式後,喪家立馬請人處理這些平安米塔座,並將回收超過2萬斤的白米裝箱,這兩天已全數分送到相關慈善機構及社福團體,希望讓亡者遺愛人間。 昨天告別式出殯時,綿延上百公尺的黑頭車陣。(民眾提供) LED平安米塔座夜間還會發光,周遭一片燈海。(民眾提供) 超過2萬斤的平安米全數裝箱,這兩天分送到相關慈善機構。(民眾提供) 超過2萬斤的平安米全數裝箱,這兩天分送到相關慈善機構。(民眾提供) 花蓮平安米塔訂購資訊 資料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710068
花圈 用鮮花或者紙花等紮成的環形的祭奠物品,獻給死者表示哀悼與紀念。花圈的“發源地”據說在希臘,古希臘把花圈稱為“斯吉芳諾思”,是裝飾神像的“聖物”。教堂中的祭司後來也戴起花圈來,花圈傳播到各地後就不一再地是教堂專用的飾物了。古代西歐曾用花圈作為獎品頒發給凱旋的戰士和運動場上的優勝者。印度和緬甸,至今還保留著用薔薇花做成的花環給貴賓戴上以表敬意的習慣。 思花圈多為喪禮專用。參加葬禮時,人們常常敬送花圈,作為對逝者的追悼。花圈最初並不是為喪禮專用的。花圈,原來作為禮物,以示尊重和敬禮 ;以後逐步演變花圈的起源,至少是遠在二千年之前在歐洲就風行了的。那是希臘和羅馬人敬拜假神的時候所用的一種供物。當保羅在路司得城裡,使那生來瘸腿的人起來行走的時候,那些看見這事的人都認為保羅和巴拿巴是他們所敬拜的兩個大神丟斯和希耳米。這風聲傳到丟斯廟中,事奉丟斯的祭司便照他們平日祭祀丟斯的禮節,牽著牛,拿著“花圈”,來到保羅和巴拿巴面前,要對這兩位在他們認為顯聖的神面前獻祭。這就是聖經中的花圈的來源和用途。歐美人在死人的棺柩和墳墓前獻花圈,無疑的與這件事是有關連的。
罐頭塔的意義 1.早期辦喪事的時候都是鄰里共事,親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而在禮俗上亡者的嫁出女兒、兄弟、姊妹連襟、宗侄、內侄、外甥、姨甥、誼子女、姻親都會在這段期間提供奠品,因為治喪期間喪家處理後事十分地忙碌,送這些東西表示幫他們在這段時間裡「顧厝」。該禮俗的淵源,目前可以追溯至閩粵沿海一帶的海口禮儀,他們多半以竹為架封上鹽米、魷魚乾、糕餅類的食物,奠於靈堂,供喪家使用,而喪家回贈(壽金炮燭、糖)以示感謝。 2.關於罐頭塔的作用其實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有一說是喪事期間親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其中有些人便會提供食物作為祭品,殆出殯以後再由喪家分送給親友,而罐頭塔就是在食物種類越來越多樣的時候所出現的祭品選項之一 3. 婚喪喜慶、禮尚往來是人情世故。當親友遇有喪事不幸,或接到親友訃聞時,一般是如何表示我們的哀悼 當然,若是至親好友,自應是親赴弔唁。但是在弔唁之外,依臺灣傳統禮儀,應備什麼物品向亡者弔祭或向遺眷致意 罐頭塔罐頭塔是初聞親友發生喪事,為表示對亡者的哀悼,遂具祭品祭拜。但祭品容易敗壞,因此用罐頭食品或飲料祭拜,一方面可以在靈前久放,一方面也可以給遺眷日後食用。
罐頭塔由來 是閩粵沿海流行的習俗,弔喪者在竹架上放上鹽、米、魷魚乾、糕餅類的食物,奠祭死者,也可以讓守靈者食用,是為糕仔盒。而喪家回贈壽金、炮竹、糖果等以示感謝,後來臺灣日治時期逐漸演變為罐頭塔。是因臺灣生產鳳梨罐頭致富的「鳳梨大王」葉金塗逝世,其喪禮在臺北市重慶北路上用了許多鳳梨罐頭堆成塔狀以弔祭,從此流行於臺灣。(此資料來源於維基百科)請觀賞以下影片
關於喪事回禮 今人弔喪,除了用輓聯、花圈(已漸減少)、花籃、罐頭塔或是蘭花盆栽外,大都還會包「奠儀」,也就是金錢。「奠儀」古稱「賻贈」或「楮敬」。「賻贈」是親友用些許金錢協助喪家殮葬(辦理喪事)的意思。「楮敬」是供喪家買香燭銀紙於靈前焚燒使用。 對於來問喪弔唁的親友賓客,古時候喪家應於卒哭或除靈之後,分胙於弔者,即把祭拜用的肉分給來弔喪的親友享用。臺灣早期是以豬肉、龜粿分給親友餉用,以誌謝悃,稱為「答紙」或「答紙禮」。 現今喪家對於親友賓客的弔祭,也會準備一些禮品回贈,但已不是祭拜的豬肉或粿品,而是用其他物品替代。這些回贈的禮品,一般稱為「答禮物品」。答禮物品最普遍的就是毛巾和手帕了。毛巾一般價格每條約50.元,手帕約20.元。 另外,對於近親的弔祭,有所謂的「貼拜」。即近親(宗親、姻親)的弔祭,仍保留比較傳統形式,依禮應具備牲禮粿品來祭拜亡者。但這些近親不必親自準備牲禮粿品,而委由喪家代辦(實際是禮儀社代辦)。對於這些近親給的奠儀,就改稱為「貼拜」,意即補貼祭拜。而喪家回贈的答禮,也改稱為「貼拜禮」。 傳統的貼拜禮物品也不同於一般賓客以毛巾手帕的答禮物品,而是比較豪華的貼拜禮盒。一般貼拜禮盒內容包括:大浴巾、香、燭、銀紙和一包糖果。貼拜禮盒價格約200.元。 近年多數家屬已改用實用米來做為回禮用品
紙紮用品介紹 巨揚物流貼心提供 紙紮屋/紙紮衣服可客製化!紙紮品種類多!紙紮價格多少與如何燒? 紙紮在台灣是廣為人知的殯葬用品。燒化紙紮品與紙紮屋是家屬對過世的親人表達孝心的方法。紙紮品有哪些及如何燒?紙紮屋價格多少與如何購買?冬瓜行旅一次為您解答! 紙紮文化演變史介紹!紙紮屋/紙紮房子尺寸為何越做越小? 紙紮文化起源於陪葬品的概念。早在中國的史前時代就開始出現陪葬品,原本以實體的物品(如陶器、飾品等等)為主,但隨著造紙技術的發明,漸漸開始出現了紙紮陪葬品。在宋朝紙張的製作技術更為進步,紙製陪葬品逐漸開始流行,並演變成現今的紙紮送葬文化。現今的紙紮分為傳統紙紮以及現代紙紮。傳統紙紮以竹子為骨架,再用紅色系的紙張黏貼做裝飾。傳統紙紮的尺寸較大,有時甚至有一層樓高,而外型多為中式房屋。 圖/高雄市立美術館 而隨著時代的演變,再加上環保意識抬頭(大型紙紮屋容易在燃燒時造成空氣污染),以及為了符合現在紙紮焚化爐爐口大小的緣故,紙紮屋的尺寸逐漸縮小,外型也以西式平房作為主流。 圖/PTT 紙紮屋可客製!跑車、手機、名錶皆可訂製! 紙紮作品及技術日新月異,除了一般的紙紮屋之外,也可以將紙紮品客製化成親人喜愛的樣子。像是新型的iphone、名牌包、衣服、跑車、信用卡,甚至是遊戲機Switch都可以訂製。雖然說是新式紙紮品,但是做工毫不馬乎。大多數的紙紮店家在使用電腦建立模板之後,仍然會用手工的方式完成紙張作品。所以紙紮品的細節與精緻度,都與真品無太大的差別。 圖/紙紮重機 圖/紙紮遊戲機 圖/紙紮名錶 紙紮用品如何燒?使用北市紙紮焚化爐要注意! 在購買完想要的紙紮品之後,通常店家都會提供「三寶司封條」。每個紙紮公司所提供的三寶司封條格式都略微不同,但是一般來說會在上面寫上下列資訊: 家屬的姓名(告知往生者是誰送的)往生者的姓名(除了告知死者這是祂的東西外,也是署名以防其它鬼魂領走)燒化的年、月、日地址在寫完資訊之後,再將紙紮品交由師父舉辦儀式協助燒化。 圖/三寶司封條示意圖 小提醒:寫三寶司時要注意名字位置不能寫錯!要在封條右側寫有「陽上」處寫上在世家屬的姓名,而左側「歸西」處寫上往生親人的名字。 北市紙紮焚化爐注意事項! 現在台北市第一殯儀館(俗稱一殯)暫停金爐的使用,改採集中焚燒的方式。台北市第二殯儀館(俗稱二殯)則維持在登記之後即可使用紙紮焚化爐。在第二殯儀館若有少量焚燒紙製品需求者,右側大金爐開放一小爐口供24小時使用,不須登記及申請。 一、二殯紙紮焚化爐使用規範 ➣ 點此 紙紮屋價格多少?該如何購買? 大部分的紙紮品都是由紙紮師傅手工製作,所以紙紮用品的價格自然會高一些。紙紮品的售價範圍很廣,從1、2000到十幾萬都有。價格會依照物品的大小,以及做工的精細度而有所差異。 比較低價位的產品,紙紮屋不會有多餘的佈置,而是使用平面彩印取代立體裝飾。 圖/蝦皮購物網 而高價位的紙紮屋在內裝或屋子外的裝飾上則精緻許多,除了裝飾都是立體的之外,甚至有些紙紮屋還有附燈泡在裡頭,宛如真的房屋一般華麗。 圖/高級紙紮屋示意圖 以上即是紙紮用品的介紹,若有購買紙紮用品的需求,可以與冬瓜行旅做聯繫,我們有特約的紙紮店可以提供您品質優良且價格優惠的紙紮用品,讓您可以放心燒化給親人。 網站來源:https://owt.com.tw/paper-offerings/
佛祖車 資料來源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97848 這樣的殯葬車隊你看過嗎?有一群年輕人自己買來二手賓士,改裝成能自動升降的佛祖車,有別於傳統的方式,聲光效果十足,一出現就吸引不少目光。另外還有人改裝痛車和保時捷禮車,就是看準這塊大餅,每個月至少能出車10-15趟。 ▲痛車殯葬車隊幫往生者送行。 殯儀館廣場停了好幾輛痛車在播放流行歌曲,寫著英年早逝,原來亡者是一名17歲的高中生,因為生前很愛痛車,家屬特地請來專門的殯葬車幫他送行。保時捷禮車帶頭開出殯儀館,一輛接著一輛,看上去好壯觀,車隊裡頭還有這幾輛黑色賓士車,車頂有尊佛祖,還能自動升降,好吸睛。 ▲二手賓士車改裝成可升降的媽祖車。 靠著油壓方式能伸能降,背面還有LED燈,到了晚上會亮,這輛賓士佛祖車光改裝就要7、80萬。另外像是痛車上的水鑽、貼紙和音響,改起來也要3、40萬,不過最貴的還是保時捷禮車,改裝要百萬上下,平均一個月大約出車10-15次。 殯葬業者王胖:「升降的部份,現在在台灣很少有,然後我們的車子還有加裝燈光的效果。」 就是要擺脫傳統,他們是一群年輕的殯葬業者,平均年齡只有2、30歲,自己花錢把車子改裝。有的貼上水鑽變成痛車,出車一趟3小時就要價2000元,有個改成佛祖車,婚喪喜慶都接,不同場合會播放不同音樂,要顛覆傳統,用另類方式送亡者最後一程。 ▲年輕人打破傳統,推出新潮殯葬車
高架花籃喪禮介紹 巨揚物流貼心提供 喪禮有許多喪家現都不收白包,有時候為了表達對逝者的追思與敬意,在無法以白包的方式來表達時,可改以贈送花籃、罐頭塔(山)、蘭花的方式來表達對喪家的致哀之意,花給人的感覺是情感與溫暖,也代表在喪禮中贈送者滿滿的不捨與思念,一般喪禮上的贈花,都以"對"來計算單位,主體花材依時節上的變化花店會自行調配最佳的樣式,喪禮中最常看見的有高腳花籃(高架花籃)、蘭花盆景、罐頭塔(山)(柱),贈送人會在花卡上提弔詞,弔詞會因逝者的年紀、身份、男女有所不同,這也代表傳統的喪禮文化中,對於逝者的稱謂是相當講就的,在e花苑的花卡弔詞中有一個精心的小設計,就是讓贈花者可依逝者身份不同去挑選想贈給逝者的弔念之詞,這樣就不會和一般贈花的人都用同一個罐頭訊息,大家看起來都一樣。e花苑也有設計贈送人的資料填寫區,贈花人可以將您服務的單位,職級,姓名在這一區塊中填寫完畢,讓花店的工作人員一目了然,為您這次的贈花,客制化一張專屬您或您的單位的花卡,張顯出您對逝者的敬重及重視。 資料來源:https://www.mysunny2019.com.tw/News/Detail/1362
蘭花介紹 蘭花的花語是:正氣清遠、高雅、純潔、君子、虔誠、歷久不衰。蘭花作為人們審美鑑賞中的崇高對象,觀照所得、思慮所積,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概念。這種概念形之於語言文字,就成為詞。在歷史長河中,人們出於對蘭的親近和崇敬,創造了許多美好的詞語,來表達周圍美好的事物。 蘭花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 蘭花的花語和象徵及代表意義是:淡泊,高雅 蘭花的品種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2萬多個蘭花的品種,其中比較出名的有蝴蝶蘭、蘭花、蕙蘭等。其實,它們各自有各自的花語,但是,蘭花總的花語就是淡泊,高雅。 蘭科植物俗稱蘭花,亦叫胡姬花,是開花植物中最大、最具多樣性的科,蘭花由於植物區系的極度複雜性,花的所有特徵都充分表現對昆蟲授粉的高度適應性,並與真菌建立共生關係,被認為是植物演化的頂點。 從前,在大別山一個深幽谷里住著婆媳兩個人。婆婆總是誣賴童養媳蘭姑娘好吃懶做,動不動就不給她吃喝,還罰她乾重活。 一天早上,蘭姑娘在門外石碓上舂米,家中鍋台上的一塊糍粑被貓拖走了。惡婆一口咬定是蘭姑娘偷吃了,逼她招認。逼供不出,就把蘭姑娘毒打一頓,又罰她一天之內要舂出九斗米,蘭姑娘只得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不停地踩動那沉重的石碓。h 惡婆一聽石碓不響,跑出來一看,氣得雙腳直跳:"你這該死的賤骨頭,偷吃糍粑,又偷吃白米"!拿來起木棒打得蘭姑娘暈倒在地。惡婆並不解恨,還說蘭姑娘是裝死嚇人。 她又扯下蘭姑娘裹腳帶,將她死死的捆在石碓的扶樁上,然後撬開蘭姑娘的嘴巴,拽出舌頭,拔出簪子,狠命地在蘭姑娘的舌頭上亂戳一氣,直戳得血肉模糊...... 可憐的蘭姑娘,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死去了。 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蘭姑娘死去的幽谷中,長出了一棵小花,淡妝素雅,玉枝綠葉,無聲無息地吐放著清香。人們都說這花是蘭姑娘的化身,捲曲的花蕊象舌頭,花蕊上綴滿的紅斑點是斑斑的血痕。 資料來源:https://kknews.cc/zh-tw/travel/4m9a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