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塔由來
罐頭塔由來
- 是閩粵沿海流行的習俗,弔喪者在竹架上放上鹽、米、魷魚乾、糕餅類的食物,奠祭死者,也可以讓守靈者食用,是為糕仔盒。而喪家回贈壽金、炮竹、糖果等以示感謝,後來臺灣日治時期逐漸演變為罐頭塔。
- 是因臺灣生產鳳梨罐頭致富的「鳳梨大王」葉金塗逝世,其喪禮在臺北市重慶北路上用了許多鳳梨罐頭堆成塔狀以弔祭,從此流行於臺灣。(此資料來源於維基百科)
- 請觀賞以下影片
罐頭塔由來
1支1萬!台中角頭小弟父喪告別式 250支LED白米塔全捐出 LED平安米塔座夜間還會發光,周遭一片燈海。(民眾提供) 2021/10/20 15:01 〔記者許國楨/台中報導〕台中市1名角頭的張姓小弟父喪19日舉行告別式,除出殯時綿延上百公尺的黑頭車陣,就屬殯儀館周遭擺列的250支LED平安米塔座最引人注目,知情人士透露,若依禮儀業界每支起碼1萬元起跳行情來算,光親友送來的這些米塔座就超過250萬,這兩天白米已全數捐給相關慈善機構,希讓亡者遺愛人間。 昨天近中午時,台中市忠明南路、台灣大道路口出現有一列黑頭車的出殯車隊,綿延上百公尺,至少30台以上,大陣仗也引發民眾側目「是哪位大哥出殯?」經了解,原來是綽號「流氓國」的台中市角頭「德國」小弟「大支」父喪,為了風光送父親一程,才找來車隊送行,而警方也全程蒐證相關情資,並未發現逾矩情事。 儘管「德國」近年來已淡出江湖,且行事風格低調,但昨天告別式除出殯車隊,就屬殯儀館周遭擺列的250支LED平安米塔座最引人注目,尤其夜間還會發光,週遭一片燈海,更是令人驚呼連連。禮儀業界說,以往告別式現場,幾乎以罐頭塔,或是以蘭花等鮮花為主的羅馬柱為主,並在喪禮後交由喪家或委禮儀公司回收處理,送給需要的弱勢團體或民眾。 但因罐頭塔的飲料易因時間加以風吹日曬導致變質,且鮮花也容易枯萎凋零,考量到回收的實用及在不浪費物資前提下,因白米經過真空包裝,加上包覆在塔座後不易變質,這兩年告別式場才興起所謂「平安米」塔座或「米山」柱,經估算,250支LED平安米塔座,依業界每支起碼1萬元起跳行情來算,光親友送來的這些米塔座就超過250萬。 據了解,昨天告別式後,喪家立馬請人處理這些平安米塔座,並將回收超過2萬斤的白米裝箱,這兩天已全數分送到相關慈善機構及社福團體,希望讓亡者遺愛人間。 昨天告別式出殯時,綿延上百公尺的黑頭車陣。(民眾提供) LED平安米塔座夜間還會發光,周遭一片燈海。(民眾提供) 超過2萬斤的平安米全數裝箱,這兩天分送到相關慈善機構。(民眾提供) 超過2萬斤的平安米全數裝箱,這兩天分送到相關慈善機構。(民眾提供) 閱讀更多
佛祖車 資料來源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97848 這樣的殯葬車隊你看過嗎?有一群年輕人自己買來二手賓士,改裝成能自動升降的佛祖車,有別於傳統的方式,聲光效果十足,一出現就吸引不少目光。另外還有人改裝痛車和保時捷禮車,就是看準這塊大餅,每個月至少能出車10-15趟。 ▲痛車殯葬車隊幫往生者送行。 殯儀館廣場停了好幾輛痛車在播放流行歌曲,寫著英年早逝,原來亡者是一名17歲的高中生,因為生前很愛痛車,家屬特地請來專門的殯葬車幫他送行。保時捷禮車帶頭開出殯儀館,一輛接著一輛,看上去好壯觀,車隊裡頭還有這幾輛黑色賓士車,車頂有尊佛祖,還能自動升降,好吸睛。 ▲二手賓士車改裝成可升降的媽祖車。 靠著油壓方式能伸能降,背面還有LED燈,到了晚上會亮,這輛賓士佛祖車光改裝就要7、80萬。另外像是痛車上的水鑽、貼紙和音響,改起來也要3、40萬,不過最貴的還是保時捷禮車,改裝要百萬上下,平均一個月大約出車10-15次。 殯葬業者王胖:「升降的部份,現在在台灣很少有,然後我們的車子還有加裝燈光的效果。」 就是要擺脫傳統,他們是一群年輕的殯葬業者,平均年齡只有2、30歲,自己花錢把車子改裝。有的貼上水鑽變成痛車,出車一趟3小時就要價2000元,有個改成佛祖車,婚喪喜慶都接,不同場合會播放不同音樂,要顛覆傳統,用另類方式送亡者最後一程。 ▲年輕人打破傳統,推出新潮殯葬車 閱讀更多
花圈 用鮮花或者紙花等紮成的環形的祭奠物品,獻給死者表示哀悼與紀念。花圈的“發源地”據說在希臘,古希臘把花圈稱為“斯吉芳諾思”,是裝飾神像的“聖物”。教堂中的祭司後來也戴起花圈來,花圈傳播到各地後就不一再地是教堂專用的飾物了。古代西歐曾用花圈作為獎品頒發給凱旋的戰士和運動場上的優勝者。印度和緬甸,至今還保留著用薔薇花做成的花環給貴賓戴上以表敬意的習慣。 思花圈多為喪禮專用。參加葬禮時,人們常常敬送花圈,作為對逝者的追悼。花圈最初並不是為喪禮專用的。花圈,原來作為禮物,以示尊重和敬禮 ;以後逐步演變花圈的起源,至少是遠在二千年之前在歐洲就風行了的。那是希臘和羅馬人敬拜假神的時候所用的一種供物。當保羅在路司得城裡,使那生來瘸腿的人起來行走的時候,那些看見這事的人都認為保羅和巴拿巴是他們所敬拜的兩個大神丟斯和希耳米。這風聲傳到丟斯廟中,事奉丟斯的祭司便照他們平日祭祀丟斯的禮節,牽著牛,拿著“花圈”,來到保羅和巴拿巴面前,要對這兩位在他們認為顯聖的神面前獻祭。這就是聖經中的花圈的來源和用途。歐美人在死人的棺柩和墳墓前獻花圈,無疑的與這件事是有關連的。 閱讀更多
關於喪事回禮 今人弔喪,除了用輓聯、花圈(已漸減少)、花籃、罐頭塔或是蘭花盆栽外,大都還會包「奠儀」,也就是金錢。「奠儀」古稱「賻贈」或「楮敬」。「賻贈」是親友用些許金錢協助喪家殮葬(辦理喪事)的意思。「楮敬」是供喪家買香燭銀紙於靈前焚燒使用。 對於來問喪弔唁的親友賓客,古時候喪家應於卒哭或除靈之後,分胙於弔者,即把祭拜用的肉分給來弔喪的親友享用。臺灣早期是以豬肉、龜粿分給親友餉用,以誌謝悃,稱為「答紙」或「答紙禮」。 現今喪家對於親友賓客的弔祭,也會準備一些禮品回贈,但已不是祭拜的豬肉或粿品,而是用其他物品替代。這些回贈的禮品,一般稱為「答禮物品」。答禮物品最普遍的就是毛巾和手帕了。毛巾一般價格每條約50.元,手帕約20.元。 另外,對於近親的弔祭,有所謂的「貼拜」。即近親(宗親、姻親)的弔祭,仍保留比較傳統形式,依禮應具備牲禮粿品來祭拜亡者。但這些近親不必親自準備牲禮粿品,而委由喪家代辦(實際是禮儀社代辦)。對於這些近親給的奠儀,就改稱為「貼拜」,意即補貼祭拜。而喪家回贈的答禮,也改稱為「貼拜禮」。 傳統的貼拜禮物品也不同於一般賓客以毛巾手帕的答禮物品,而是比較豪華的貼拜禮盒。一般貼拜禮盒內容包括:大浴巾、香、燭、銀紙和一包糖果。貼拜禮盒價格約200.元。 近年多數家屬已改用實用米來做為回禮用品 閱讀更多
蘭花介紹 蘭花的花語是:正氣清遠、高雅、純潔、君子、虔誠、歷久不衰。蘭花作為人們審美鑑賞中的崇高對象,觀照所得、思慮所積,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概念。這種概念形之於語言文字,就成為詞。在歷史長河中,人們出於對蘭的親近和崇敬,創造了許多美好的詞語,來表達周圍美好的事物。 蘭花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 蘭花的花語和象徵及代表意義是:淡泊,高雅 蘭花的品種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2萬多個蘭花的品種,其中比較出名的有蝴蝶蘭、蘭花、蕙蘭等。其實,它們各自有各自的花語,但是,蘭花總的花語就是淡泊,高雅。 閱讀更多
巨揚物流專利權敬告函 巨揚物流(本司)為「塔可伸縮之祭祀裝置」專利,字號M627140(本專利)之專利所有權人。 經本司蒐證台端所對外公開的「升降罐頭塔(米塔)」結構(如附件一照片)與本專利技術報告之升降技術相同。請台端 重新檢視是否有仿冒、相似、抄襲等構成均等侵權,並於見函三十日內提出說明或技術報告。若 台端已申請專利保護但未能提出新型技術報告,本司依專利權法及並依「專利侵權判斷要點」向智慧財產局提出專利異議及專利權警告函案件之處理原則進行相關法律程序。 本司升降罐頭山構想於⺠國110年5月向經濟部及苗栗縣政府提案「地方型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劃sbir」並於110年的9月獲得「苗栗縣政府」核准計劃執行研發,(如附件二)研發結果於⺠國111年4月份參加巴黎國際發明展獲得銅牌獎的正式的公開技術及內容(如附件三)另於111年6月份在苗栗縣政府第一辦公大樓進行結案報告以及關鍵技術公開。(如附件四) 本司民國111年2 月17 日向智慧財產局申請「塔可伸縮之祭祀裝置」,於民國111年5月11日公告,同時於民國111年5月17日向智慧財產局申請技術報告並於民國112 年2月17日 通過智慧財產局的審查,請求7、8內容「塔可伸縮之祭祀裝置,其中,更包含有一伸縮機構,係設置於該基座並對應伸縮塔內部,包含一驅動裝置,一伸縮桿,設置於該驅動裝置一端並經由各穿套層內側連接頂層,係可受該驅動裝置驅動而伸長或縮短,用以使該伸縮塔可上升或下降。」:獲得代碼6:無法發現足以否定其新穎性等要件的先前技術文獻(如附件五), 本專利技術研發已進行五年的時間,研發投入、參展的費用,皆有「經濟部sbir計劃」單據可佐(如附件六)。技術已於民國111年9月進入成熟階段,已於市場上公開展售,有銷貨發票可佐(如附件七) 本司已對抄襲仿冒及侵犯專利權的行為進行蒐證完成,並將依專利權警告函案件之處理原則寄出警告存證信函,若已申請專利保護但未能提出新型技術報告,本公司依專利權法向智慧財產局提出專利異議及進行相關法律程序。若侵權抄襲仿冒行為已發生且未能提出新型技術報告鑑定書,請積極向本公司提出「專利授權」協商,請於函到三十日內回覆,以免訟累是禱 EPSON MFP image 閱讀更多
罐頭塔的意義 1.早期辦喪事的時候都是鄰里共事,親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而在禮俗上亡者的嫁出女兒、兄弟、姊妹連襟、宗侄、內侄、外甥、姨甥、誼子女、姻親都會在這段期間提供奠品,因為治喪期間喪家處理後事十分地忙碌,送這些東西表示幫他們在這段時間裡「顧厝」。該禮俗的淵源,目前可以追溯至閩粵沿海一帶的海口禮儀,他們多半以竹為架封上鹽米、魷魚乾、糕餅類的食物,奠於靈堂,供喪家使用,而喪家回贈(壽金炮燭、糖)以示感謝。 2.關於罐頭塔的作用其實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有一說是喪事期間親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其中有些人便會提供食物作為祭品,殆出殯以後再由喪家分送給親友,而罐頭塔就是在食物種類越來越多樣的時候所出現的祭品選項之一 3. 婚喪喜慶、禮尚往來是人情世故。當親友遇有喪事不幸,或接到親友訃聞時,一般是如何表示我們的哀悼 當然,若是至親好友,自應是親赴弔唁。但是在弔唁之外,依臺灣傳統禮儀,應備什麼物品向亡者弔祭或向遺眷致意 罐頭塔罐頭塔是初聞親友發生喪事,為表示對亡者的哀悼,遂具祭品祭拜。但祭品容易敗壞,因此用罐頭食品或飲料祭拜,一方面可以在靈前久放,一方面也可以給遺眷日後食用。 閱讀更多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