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麵由來
民間有生日吃壽麵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于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 《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越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 「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 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
民間有生日吃壽麵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于西漢年間。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 《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越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 「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 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
如果你一直都想做各種麵點。 但是揉面對我是個硬傷。之前都是麵包機攪拌麵糰,可是每次量都很少,所以每次做面點我基本也是只能做少量,不能滿足大家庭需求。 不過現在好了,有了COUSS的CM-1200廚師機,解放雙手,一次攪拌大容量的麵糰已經不是問題了。 攪拌桶容量夠大,1200W強大功率,配合科學的攪拌設計, 打發是輕輕鬆鬆的完成。 壽桃包 材料:中筋麵粉1000克 牛奶520克 酵母10克 糖50克 輔料:豆沙餡 攪拌工具:COUSS CM-1200廚師機 做法: 1、麵粉倒入廚師機桶內 2、加入牛奶 3、放入糖 4、最後放酵母 5、將桶放入廚師機卡槽旋轉鎖定,並且安裝上攪拌頭 6、選用1檔和面成團 7、發酵2倍左右 8、取出排氣後要反覆揉至麵糰切面無氣孔(這步很重要,保證蒸好的面點表面光滑的竅門) 9、分割成75克左右 10、麵糰擀開包入豆沙餡 11、包緊收口朝下先整成圓形,然後在頂部弄出小角,接著在邊緣用刀背划上一刀形成桃子的摸樣 12、頂部用篩子撒少許的紅曲粉(其實也可以用紅曲水,然後用牙刷沾水彈在麵糰表面也成) 13、冷水上鍋靜置10分鐘左右 14、開火蒸10-15分鐘,關火燜片刻再享用就好 小叮嚀 一發麵團不要過度揉,成光潔麵糰就好 水和粉的比例基本控制在0.5:1比較適合 發酵後麵糰一定要揉到位,就是切面沒有氣孔最佳,這樣可以保證蒸好的面點表面光滑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仙桃換酒錢。今天做的是一款象形類發酵點心,壽桃包,象形點心屬於揚州船點一類,就跟揚州菜一樣做工精細,選料考究,刀工精湛,要做出來挺簡單,要做的逼真,確實有一點難度,尤其是發酵類的象形點心,因為麵糰發酵後會膨脹變大,所以非常容易影響造型,現在很多地方都不用發酵麵皮做象形點心,而是改用糯米粉一類的來做,一來成品比發酵類的逼真好看,二來製作過程簡單迅速,由於天氣比較熱,麵糰還是發的太快了,導致最後成品還是不太理想,所以我下面列出的配方會有一個調整 1. 材料有:麵粉500克,清水220克,酵母3克,白糖15克,豬油3克,還有紅色素和綠色素,豆沙餡 2. 首先將原料稱好,然後混合在一起 3. 拌成雪花狀,然後靜置3分鐘 4. 然後揉成光滑的麵糰 5. 事先將豆沙分成若干份小球,方便之後的包制,25-30克一個 6. 然後揉好的麵糰分割成40克一個的小劑子 7. 擀成中間厚四周薄的麵皮包入豆沙餡,光滑的一面朝上,做成水滴型(豆沙餡25-30克一個,這裡要注意麵糰揉好,不用醒發,直接包,包好之後在醒發一樣的,最好到空調房裡製作,減慢發酵速度,因為外面溫度確實高,發的太快,後續很難操作,我做好之後整個人跟蒸了桑拿一樣) 8. 然後拿一把西餐刀或者刮板,在水滴型中間壓一條印子,要壓的深,因為發酵好膨脹之後淺的話印子就看不到了 9. 然後取一小塊發酵麵糰,加適量綠色素,揉成綠色麵糰,然後揉成一頭尖,一頭粗的三角形 10. 用手壓一下,就成了樹葉的樣子,用刮刀在表面壓上樹葉紋路 11. 然後取適量紅色素,摻微量清水稀釋,拿一把牙刷,沾上紅色素液體,然後用小刀在牙刷上來回刮,把色素彈到麵糰上,然後仙桃兩邊用毛筆刷上清水,把做好的葉子貼上去,然後開始發酵,發酵到差不多跟真桃子那麼大小就可以蒸了,中火蒸12分鐘,然後關火悶3分鐘即可(這裡的12分鐘是從水開,開始算的,有些人追求健康認為加色素不好,可以用菠菜汁調綠葉,用心裡美蘿蔔汁做桃子的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