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 貼文
喪禮流程儀式
喪禮流程儀式 若家裡不幸有喪事發生,從家人死亡到出殯進塔,以臺灣社會習慣,一般約要10天至15天,這期間要安置遺體、豎靈、入殮、訃告並舉行告別儀式,然後出殯埋葬或火化進塔。根據內政部過去「臺閩地區殯葬消費行為調查研究」報告指出,殯葬流程從接體至安葬花費的平均天數為13.27天,中位數為10天,治喪期間的天數考量因素係以「擇吉日」居多,其次為「地方風俗習慣」,再來則是「家屬討論結果」。不過由於社會環境的變化與家庭結構的改變,現今的喪事流程天數與早期相較已縮短許多變得越來越彈性,多以子女協商與喪家期望進行的流程為主,已無絕對的標準,其內容、儀式,全依每個人的宗教信仰而有所不同。 喪葬禮儀仍是現今喪葬流程中不可省略的一環,或者是說很難省略,以下 9 大基本喪禮流程提供參考: 遺體安置:依古禮,人亡後應於大廳打水舖安置遺體,並依男左女右,頭內腳外安置。今人在醫院過世後多半直接送往殯儀館冰存,也有家屬選擇送回家中租用冰櫃冰存。豎靈:即為亡者豎立靈位與設立靈堂,古禮需以亡者衣物登高招魂。訃聞:又稱為「訃告」、「訃音」、「訃帖」,依古禮於大殮、成服之後,停靈在堂待葬時,應遍訃親友,今人大都於出殯日才舉行大殮,因此於出殯日選定之後,應即印製訃聞,訃告諸親友,讓至親好友知道喪家家中有人往生。「訃」之意為報喪(報白);「聞」為與聞。入殮:即指將遺體放入棺木中。流程上分為小殮及大殮,「小殮」是為亡者遺體沐浴、更衣、化妝;「大殮」是為亡者入棺、蓋棺之儀式,即所謂「入木」。「大殮」後稱「殯」,謂亡者已成賓客矣。出殯/告別式:俗稱「出山」,今日多稱為「告別式」,先由子孫後按與死者親疏關係之親友先後奠祭,分為家奠和公奠,家奠是給親屬祭拜,公奠是給同事、好友、機關團體、公司行號等外賓弔唁。火化、安葬:遺體經過火化場火化後,擇地安葬或進塔。進塔/晉塔/進金:現代社會大都行火葬,遺體火化後的骨灰以骨灰罈保存,並送至指定地點或靈骨塔安置。一般晉塔時,除備祭品祭祀亡者外,也要祭拜土地公。返主安靈:又作安骨,即出殯後為亡者之魂帛安置於祖先牌位之側,供日後祭祀。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放在祖先牌位旁是變通做法,傳統上還是需要另外準備一張便桌,安靈祭拜。慎終追遠:後續的百日、對年、三年、合爐及每年清明、忌日之掃墓祭拜 閱讀更多
油醬罐頭山、綜合罐頭介紹
#超大型巨無霸罐頭山 #油醬罐頭山 #油米醬油綜合罐頭山 #平安米塔 #歡迎同業洽詢 🚩綱頁介紹👉👉:https://chenfastore.com 超快速線上服務🔜🔜:https://line.me/R/ti/p/%40xat.0000111350.9df 🆓免付費洽詢專線:0800228068-201 https://youtu.be/-1pXTVVIfP4 閱讀更多
台灣葬禮流程
喪葬禮節流程 臨終>通知子孫>併廳、舖水舖>移舖>遮神>壽終正寢>辭神、舉哀>子孫變服>換枕、嘴含銀、蓋水被、供腳尾飯、燒腳尾紙、點腳尾燈>吊九條、守舖、報喪、買棺、看日、擇地>成服帶孝、辦理死亡登記、請僧道唸腳尾經>乞水沐浴、理容、張穿、套衫、抽壽、吃黑糖麵線>接棺磧棺、燒庫錢(還庫)、乞手尾錢、辭生(小殮)>佈置棺底、誦經做功德>大殮>封釘(封棺)>打桶(停柩)>併腳尾物、設靈桌靈堂、早晚捧飯>印製訃聞及寄送>做七(旬)>葬前準備工作、工作人員之分配、禮堂之佈置、物品之準備>出殯前日之法事>殯喪(出山)>轉柩(請棺)>壓棺位>告別儀式(家奠禮>公奠禮)>點釘、旋棺>啟靈>發引>送喪行列>辭客>安葬(祀后土>進壙‧窆>點主>祭墓)或(火葬>進納骨塔)>呼龍、撒五穀>旋墓>返主>接主安靈(入門前過火、吃甜豆、洗淨)>回食(請客)>巡山>完墳>守孝>做法事、做七日、百日、對年、三年>合爐>培墓>做新忌>清明掃墓>揀骨吉葬 閱讀更多
喪家禁忌
喪家禁忌 巨揚物流貼心提供 1.吃飯不能坐著吃,家中有喪事代表不吉利而且也不是開心的事情,坐著吃飯有團員熱鬧之意,所以不行。 2.在家中未乾淨之前(還在守喪期間),一般是七旬(49天)之內,不可以帶孝到別人家,會帶楣運到別人家。 3.家中不可以看電視及一些娛樂,也是熱鬧之意所以禁止。 4.往生者入殮之後,不可以把圍幕翻開看到棺材,不吉利。 5.家中有人往生,要在鄰居家門口貼紅紙辟邪。 6.家中的電燈早晚都不可以關,靈堂的蠟燭、香要不間斷的燒,幫往生者帶路祈福。 7.晚上要有人看守靈堂以免香燒完即注意安全。 8.喪事期間若家中有昆蟲或動物不可以殺死或趕走,那些可能是已經往生的人來帶領往生者的。 9.家門口要放置末草水供祭拜者離開時使用去霉氣。 10.去喪家時身上要帶末草、榕樹葉或零錢護身符之類的,離開時不可說再見,並在回家的路上將榕樹葉丟掉, 不要馬上回家去其他地方走走, 回家後不要立刻進家門要在門口用末草水清洗一下。 11.喪家對於來幫忙的人(法師 道士等)給ㄧ點紅去霉氣。 12.出殯後要給有貼紅紙的鄰居一份禮物(內有鞭炮金紙、餅乾),並做灑淨告訴鄰居這段時間麻煩他們了,放鞭炮燒金紙去霉氣。 13.在往生者未滿ㄧ年(49天過後)時,若要參加一些熱鬧的喜事,必須徵求對方的同意,以免有禁忌問題。 14.帶孝的期間不可以進廟裡。 15.為出殯前不可以開往生者玩笑或說不吉利的話。 16.對年(一年之內)之前,遇到節日要提早一天為往生者過節,因為往生者尚未寫入祖先牌位,所以不可以和祖先一起過節。 17.若有公務ㄧ定要到其他人家或出國,事先向別人報備或將孝誌寄放在靈堂,並對往生者說明原因。 18.家中若有侍奉神明要用紅紙蓋起來,以免冲到。 19.到殯儀館要帶護身符。 20.吃飯的時候也不要叫大家去吃~餓的人想吃自己去吃就好了... 21.每天都要換水果拜拜唷~不可以擺鳳梨~芭樂~和梨子唷~ 22.直系親屬不理髮、不刮鬍子,並且百日之內子孫均需「帶孝」。 23.外家的人到喪家送葬只有送出,沒有送到墳地。 24.家人應穿著樸素。 25.去喪家向死者致哀,也要了解台灣的民俗不能回頭,也不能說「再見」,喪家也不可以說「再會」,因為,死亡是不好的事,最好不要再來一次 網站來源:https://s120854144.pixnet.net/blog/post/355086766 閱讀更多
參加喪禮的必須了解的九大忌諱,牢記此可佑安康!
今天要和大家聊得是參加他人葬禮的九大忌諱,其中有對人也有對事,都是老祖宗流傳千年的規矩。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的規矩已經沒有那麼繁雜了,信則有不信則無,感興趣的做個了解,,不感興趣的也權當看個傳說好了。 来源: 參加喪禮的必須了解的九大忌諱,牢記此可佑安康! 閱讀更多
發佈留言